《安徽商报》:“大脖子病”没了 碘盐还要继续吃

发布时间:2011/5/23 9:44:16    |     文章来源: 安徽商报     |     阅读次数:

摘自2011年5月20日《安徽商报》04版

昨日,记者从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,该市自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以来,全市目前碘盐覆盖率100%,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99.6%,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目标。由于合肥市属于外环境缺碘地区,为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,今后仍将继续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。

据合肥市疾控中心主任马尔健介绍,1994年,由当时的合肥市卫生防疫站对30所小学1200名学生进行碘缺乏病情监测,结果查得甲状腺肿大率为21.08%,一半以上甲状腺肿块能看见又能摸着,尿碘含量中位数只有75.40微克/升,表明合肥市属于轻度碘缺乏地区。为消除碘缺乏病,1995年起,合肥市场正式全面供应碘盐,取缔未加碘的食盐。 201134月对1400名学生甲状腺触诊检查,发现甲状腺肿大率仅为0.8%,持续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的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指标,尿碘中位数也上升到327.5微克/升。

但是,由于合肥市自然环境缺碘的状况难以改变,专家认为补碘必须长期坚持。同时,补碘量要适当,要长期食用含碘量适宜的合格碘盐。

  据悉,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如果缺碘,会导致胎儿死亡、畸形、聋哑或流产、早产;缺碘会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,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、学习能力低下;缺碘也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,俗称“大脖子病”;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,表现为呆、小、聋、哑、瘫。我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,曾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近3500万人,地方性克汀病患者25万人。
Baidu
map